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广告载入中...
查看: 1503|回复: 8

新版量柱第9--10讲知识点(平量柱 倍量柱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9-30 07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第9讲、        平量柱:蓄势与爆发的温度计

1、“平量柱”的金贵身份
  并肩平量柱 温和上升
  凹口平量柱  猛烈飙升

2、“平量柱”的市场机理
第一层含义:根据“价在量先的规律”,平量相当于缩量,这是当前价位得不到卖方支持的体现,其未来价位有适当调高的可能,这就是图中A、B、C、D、E五个位置的平量柱后“温和上升”的原因。
第二层含义:根据“卖在买先的规律”,平量相当于惜筹,是卖方力量在明显减弱而买方力量在暗中蓄势的体现,其未来价位和量能将会逐步提高以适应市场的期待,这就是图中ABCDE五个平量柱后价升量增的原因:
第三层含义:根据“庄在散先的规律”,这是主力操盘计划的某种体现。众所周知,主力的进货、出货、拉升、打压等等行为,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,一般会规定其操盘手在某某价位区间进出多少股票、动用多少资金。当操盘手按既定方案实施后出现了“平量”,就能清楚地知道“平量柱”所在位置双方力道的平衡点,平衡永远是暂时的,突破就在眼前。


  总结:
底部两个平量柱后,10%的涨幅,三个平量柱后,20%的涨幅,四个平量柱后,30%的涨幅。这些涨幅的预测仅仅是一个参考值。
价升量平,爆发惊人,位置不同,方向不同,尽量选择位置低的。凹口平量柱,选择“价涨量跌”的上凸下凹形态去关注。



第10讲        倍量柱:实力与雄心的温度计

1、“倍量柱”的特殊功能

什么是“倍量柱”?所谓“倍量柱”,按照“前(左)推法的原则”,就是比前一日的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的红色量柱。
这个定义有三个特征:
        1、 必须与前一日的那根量柱相比;
        2、 必须比前一日的量柱增高一倍或一倍以上(可以有10%  的误差);
        3、 必须是红柱即阳柱(高开低走的“假阴柱”也应看成阳柱),因为伴随着“倍量柱”的股价一般是上涨的。


“倍量柱”的三个特征:

1、   凡是“倍量柱”当天,几乎都是“绝对底部”或“相对底部”;
2、   凡是“倍量柱”当天,几乎都是走势的“拐点”或“起点”;
3、   凡是“倍量柱”的后面,都有一波不错的“上升走势”或 “盘升走势”。
        补充:高位放量的倍量柱要警惕。
   
2、“倍量柱”的基本原理
  第一,“倍量柱”是实力介入的标志。
  第二,“倍量柱”是主力抢筹的标志。
  第三,“倍量柱”是一箭多星的招数。


3、 “倍量柱”的基本性质
   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,倍量柱的性质是复杂的:
    从主动行为上看:有“建仓柱、增仓柱、补仓柱”等类型;
    从被动行为上看:有“试探柱、震仓柱、护仓柱”等类型;
    从盘势发展上看:有“黄金柱、启动柱、拉升柱”等类型。

4、 “倍量柱”的操盘启示
    第一:发现倍量柱的当天,是介入的最好时机。
    第二:倍量柱的平衡线,是最好的防守线。
    第三:判准倍量柱的性质,是踏准操盘节奏的扶手。

5、 “倍量柱”的预测验证
    隔级测幅,(过顶黄金术、低量柱确认、黄金梯 双倍测幅)


发表于 2019-9-30 07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分享,谢谢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9-10-2 1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谢楼主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9-10-4 10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
谢谢楼主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9-10-6 10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老师分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4-24 12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新版量柱第9--10讲知识点(平量柱 倍量柱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6-22 16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楼主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4-5-12 12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楼主分享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股海明灯官网 ( 京ICP备18020431号 )

GMT+8, 2024-6-7 17:04 , Processed in 0.084964 second(s), Total 8, Slave 7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opyright © 2001-2024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